砸窗的事情本来事实很简单,事实很清晰,就是列车侵线脱轨,内壁车厢造成内部高温高湿正规股票配资开户,现场已经有人呕吐晕倒的情况下砸个窗户,这算不得错。
列车组的做法倒不是说完全不能理解,只是说执行的太死板了,铁道工程是我们专业的必修课,牢章还是能说上两句的,从事后乘务员把住车窗的表现来看,也确实是担心大家跑下去了,很容易造成进一步事故,之前南京就有一个因为野猪侵线,技工下车检修被列车撞死的。
这个原因很简单,火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名叫封闭,简单来说就是车辆之间是互相有感知的,但人不在这个系统里面,人是不参与整个火车道的封闭系统判定,人员聚集在铁轨上非常容易被撞死。
乘客一方确实已经出现不良反应了。通过现场视频也能看得出来,你说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两个在火车上光膀子,我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脱衣服行为那一定是环境很难忍受了。
老张本来没准备说,乘客破窗不能说是完美无瑕,也至少可以说事急从权,但是架不住铁路部门自己跳出来喊委屈了,那我们可得好好盘盘道。
三篇文章先后出现,《破窗不是自救壮举》《砸窗非英雄之举》《守序方为安》,他们作者也被查出来了,朱哲(青藏铁路宣传干事)、杨轩宇(中铁沈阳局宣传干事)、张凯(中铁太原局宣传干事),全是铁路系统\"正能量获奖者\"。
只能说太伟大了编制,编制改变了人的认知,当场大脑升级。
抛开文章中以高铁车厢论绿皮车厢的种种事实错误以及几篇文章里边频繁出现的双引号这种非常ai的文风不谈,几篇文章的方向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强调要守规矩,要听话。
砸向规则的那一击,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安全。唯有让秩序的微光穿透情绪的迷雾,公共安全的灯塔才能永续长明。因为只有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情绪轨道”,集体安全这趟列车才能平稳抵达终点。
那好,既然你们讲规则,我也讲规则,原先是铁道部的时候,这事还不好说,铁道部权力大得很。
2013年铁道部撤销后,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属于企业,与乘客形成的运输合同关系。这是国有公司对个人提供客运服务,而不是铁道部的服务。铁路虽然承担国家规定的普遍服务义务,比如运兵,但这些属性不影响运输合同的民事违约责任。铁路公司作为承运人公示车次和票价属于要约邀请,乘客购票是要约,铁路公司出票是承诺。
牢章特意去买了一张K1373的车票,牢章取的这张是报销凭证上很明显的写着新空调硬座。
作为客运服务,铁路方面需要按票面载明的时间、车次、席别提供运输,并将旅客安全运送到目的地。
这么一看就很明显了,本次铁路方面违约至少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运输时效问题,第2部分是空调问题,没错,前文所述,车厢配置,新空调硬座的席别,这也是运输合同承诺的一部分。本次事故是铁路方面违约在先。
当然铁路方面完全可以宣称,自己也是侵线事故的受害者,但问题是侵犯事故的责任人是金温铁道公司,是浙江省铁路发展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国有企业,也是铁道集团的一部分,你自己的地方铁路公司业务出问题,对顾客造成的损失,顾客也有追索的权利。
我们再回头看不谈我为什么砸窗,只弹我砸窗的表现。几位宣传干事说的大量事实。那是在鸡蛋里头拣骨头,拣来拣去,说了那么多罪名,没有一件能站得住脚。
交通运输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三十一条规定,因铁路运输企业原因或者自然灾害等其他不能正常运输情形导致旅客不能按车票记载的时间、车次、车厢号、席别和席位号乘车时,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旅客的要求办理退票或者改由其他车次或者席位运送旅客。
铁路公司至今未主动承担责任,更未对受损旅客作出明确道歉或补偿。大家都没有主动退票,追究你的违约责任,甚至于只是砸了一面窗户而已,这相比于整辆车的违约责任来说已经很轻微了。
以上是从法理上说,当然,人民群众也不是一点道理不讲,从情理上说,k字头绿皮车不挣钱,本身也兼具某种公共服务属性,所以大家没有找你铁路部门追诉,没找你索赔,是在情理上理解配合你工作,是乘客宽宏大量。
我们来看一下类似案例在欧洲的表现。
B站上有人传的视频标题已经写得很清楚了。22年7月19日,法国泰利斯高铁故障,空调失效,600乘客被困3.5小时,小伙开门失败后砸窗,后续高铁公司进行了赔偿。
其实最近几天前,也出了类似的事情,根据bbc 7月6日报道,法国北部一辆欧洲之星高铁因为停电延误,该铁路运营商已向乘客提供补偿方案,包括全额现金退款或价值三倍于车票价值的代金券。
我们实事求是说,欧洲的高铁运营商也拒绝乘客下车,拒绝乘客下车确实是铁路运营的常规操作,因为下车很容易导致事故。但不赔偿还要指责乘客,就很流氓了。
宣传干事们在网络上“只谈砸窗,不谈违约”,将乘客在极端情况下的应急行为单方面定性为违法 不文明,这是一种偷换焦点,铁路方面明明是占了便宜的事情就不要再出来卖乖了。
从铁路部门自己的通报来看,发生事故的时间是8:30,半个小时后车组打开窗户通风,但绿皮车能开的窗户数量实在是太少,未能起到明显降温效果。又过了约20分钟,根据铁路部门自己的说法,车内温度升到了31度。
所以这个31度障眼法的成分居多,让你觉得还能勉强接受,但问题是砸窗是又40分钟之后的事情了。空调断电50分钟,车厢温度已经从夏季空调温度,上升了五六度,再过40分钟,温度进一步升高,湿度也非常高,这样的环境,铁路部门当然可以说没有达到自己的紧急预案破窗水平,但你的标准老百姓认不认可是另一回事。
再重复一遍,我不是不理解铁路部门的工作,谁也不想铁路发生事故,绿皮不赚钱,出点差错,大家也能理解。但认错的态度很重要,你可以尽情发通稿没理搅三分,可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
这有两口棺材,你们这些宣传干事告诉我,哪一口是冷静的,那一口是冲动的?
就事论事的部分说完了,牢章还得再发点议论。
铁路部门在通告里发了这样一段呼吁,
如乘车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铁路部门将按照应急预案妥善处置,请广大旅客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安排,共同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听通知当然可以,铁路部门是职业运输者,当然对于铁路情况最了解,有权利作出临时处置决定,但评判处置决定是否合理,这个权利恐怕不应该在铁路部门手里。
现在的情况是铁路部门掌管运输业务,紧急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由他们决定,自己是运动员,而措施合理不合理都要按自己的意思来判断,又是裁判员,同时,事后他们还掌握着媒体,可以发通稿来指责乘客,还兼职场外拉拉队,这是极不合理的。
组织行动和作出评价的权力必须被分置,不然历史会有多荒谬大家心里是清楚的。我们这一代人并非没有经历过荒谬。
管理成本有的时候不是应该让谁承担就会让谁承担的,而是照着惯性向成本最小的方向转嫁,谁最老实谁就要承担最大的成本。
这些年的社会现实教会大家一件事:遵守规则的前提是规则合理。从这个角度上说,多砸窗户,少听通知,是争取统战价值的最好方式。
现在大家对砸窗户的态度,是对绝对服从惯性的打破,不是我们健忘,是你们以为大家会选择遗忘。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Après moi, le déluge
欣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